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

焊接行业联动特邀主编助阵——《电焊机》杂志“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专刊优秀论文展示(二)-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

公司动态

焊接行业联动特邀主编助阵——《电焊机》杂志“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专刊优秀论文展示(二)

  ,聚焦不同焊接领域热点话题,邀请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权威机构助阵赋能,共同为焊接同仁们呈现

  活动精准对接相关用户领域,并将通过《电焊机》杂志全媒体矩阵进行集中宣传推广,传播力和影响力将非常大。【推广月合作伙伴】正在火热征集中,期待更多装备厂家、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与《电焊机》杂志深入交流合作,一起策划组织专题与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先进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愈发重要。焊接是工程领域中一种常用且关键的连接技术,其中激光焊接技术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来熔化和连接材料,具有焊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热影响区小、焊接精度高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先进结构材料的焊接。

  为了及时总结与展示我国在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方面的研究成果,促进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焊机》杂志社联合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策划了“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专刊。专刊聚焦并探讨了激光焊接在各种先进结构材料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先进激光焊接装备;激光智能焊接过程跟踪、感知与控制技术;异质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车用结构材料激光焊接技术;厚板激光焊接技术等。专刊获得了国内相关领域工程和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在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本期刊将为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学术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我国先进结构材料激光焊接领域的知识分享和合作,推动激光焊接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为解决现实中的焊接难题提供有力支持。衷心感谢所有作者和审稿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激光焊接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中来,为提升我国先进结构材料、重要工业产品和关键领域重大装备的制造水平贡献力量。

  WilliamHill官方网站 威廉希尔中文官网

  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三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获得者,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先进材料激光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中国焊接学会和上海焊接学会理事,上海市焊接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美国焊接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激光学会终身会员。先后获得通用汽车2014 “Individual Excellence”,2016全球百大研发科技奖(2016 R&D Award),2017全球百大研发科技奖入围奖(2017 R&D Finalists),2018 Laser Focus World Innovators Awards 白金奖,2019 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2020 Laser Focus World Innovators Awards 铜奖,2022 Laser Focus World Innovators Award 银奖,2022科技部颠覆性技术大赛优胜奖,2023中关村论坛100项新技术新产品,2022上海市首届高附加值专利大赛种子赛道第一名和2023Berthold Leibinger Innovationspreis Finalists等。已发表学术文章45篇,申请发明专利15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0项,其中美国、德国专利38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在通用汽车研究成果两次被美国工业界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评审为“美国重大科技突破之一”,并被收录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年刊中 (2009/2012年),任《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的 Key Reader和《中国激光》编委。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焊接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扬帆计划人才项目、企业科技攻关等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2项;兼任《焊接》和《电焊机》等杂志编委和MSEA、JMEP等期刊审稿人;完成多项焊接技术开发工作,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并完成了我国第四代反应堆型熔盐堆的焊接制造。

  我们将14篇优秀论文(分三期)以及本期全文电子书全部放送给大家,欢迎大家自行获取阅读。

  摘要:使用可调环形光斑光纤激光焊接工艺,对铝硅镀层22MnB5钢进行激光拼焊,研究了中心激光束和环形激光束不同功率配比对焊缝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激光束和环形激光束的配比对焊缝熔宽的影响较小,当两者配比为1∶1时,焊缝表面的塌陷量最小。随着环形激光束功率的增大,焊缝中心区域的硬度值先增大后减小,当中心激光束和环形激光束的激光功率均为1 500 W时,取得最大值为448.5 HV。当中心激光束功率为2 000 W、环形激光束功率为0 W时,硬度值最小,为310.2 HV。在环形光斑激光作用区域,熔合线边缘会产生条带状铁素体,拉伸形变过程中裂纹在铁素体处萌生扩展,是焊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当中心激光束和环形激光束功率均为1 500 W时,接头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最高,接头断裂在焊缝熔合线附近;当中心激光束功率小于环形激光束功率时,焊缝裂纹从焊缝上边缘熔合线开始萌生;当中心激光束功率大于等于环形激光束功率时,裂纹由下边缘熔合线处萌生。

  摘要:传统激光焊接车用先进高强钢时,经常容易发生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软化、焊缝脆化以及塌陷等影响焊接接头成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使用超大离焦量激光焊接工艺,对1.6 mm厚度的TRIP800高强钢进行激光焊接,获得一种大尺寸的新型焊接接头,并对新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激光功率3 500 W、焊接速度3 m/min、离焦量为50 mm时,能够获得形貌良好、无明显缺陷的激光焊接接头。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以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组织为主,焊缝区域以马氏体组织为主。焊接接头硬度的分布曲线由焊缝区至母材区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超大离焦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与母材的强度相当,断后延伸率约为无离焦接头的1.25倍,断口呈现大量的韧窝,以韧性断裂为主。对于TRIP800高强钢的新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较宽的焊缝区域组织,增强了抵抗裂纹的能力,分散了激光焊接时的能量集中,使焊接接头不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成形性能较好。

  WilliamHill官方网站 威廉希尔中文官网

  摘要:采用30 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对总厚度20 mm的镍-不锈钢复合板开展激光深熔焊试验,分析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对焊缝表面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焦量-8 mm,焊接速度2.1 m/min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缝均得以实现单面焊背面成形,但存在表面下塌、飞溅和咬边缺陷;当激光功率为26 kW时,在焊接过程稳定阶段(除起弧和收弧位置)获得了背面成形均匀、连续、根部熔透良好的焊缝;当激光功率为25 kW、离焦量为-8 mm时,焊接速度范围在1.8~2.4 m/min时,焊缝表面出现塌陷及底部驼峰缺陷;当焊接速度为2.4 m/min时,焊缝部分位置未焊透,且焊缝稳定性差;随着离焦量从-3 mm到-10 mm变化,焊缝均被熔透,但存在飞溅、咬边和表面下塌缺陷。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优化激光深熔焊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摘要:黄铜和紫铜形成的异种金属复合结构可以兼顾黄铜的机械性能和紫铜的导热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冷设备等领域经常需要将两者进行焊接。采用光纤激光器对H62黄铜与T2紫铜薄板搭接激光焊接进行试验。对比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具有良好外观的焊接接头。当热输入大于105 J/mm时,焊接模式由激光热导焊转变为激光小孔深熔焊,熔深大幅升高,当激光功率为1 800 W,焊接速度为13 mm/s时获得了最大深宽比为2.51。分析了焊接接头及界面处成分、组织的分布与演化,探究了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熔池流动以环形流动为主,形成了焊缝中心锌元素含量高于焊缝边缘的成分分布。提出熔池流动和成分偏析造成的成分不均匀是接头组织和性能不均匀的主要原因。焊缝中心硬度测试显示,在两材料界面附近存在较大的硬度梯度,发现较高的热输入可以促进两材料混合,降低界面处力学性能差异。

  摘要:针对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大的问题,提出了液氮冷却激光焊接方法,将液氮冷却氩气作为冷却介质作用于试件表面。开展了TC4钛合金锁底结构液氮冷却激光焊接实验,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冷却的激光焊接接头,液氮冷却激光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宽度变窄,焊缝中部宽度增大63.7%,下熔宽增大70.5%,焊缝组织更为均匀,焊后变形显著减小,整体变形量降低约5.2%。这是由于液氮冷却熔池后方处于高温的金属急剧冷却,很大程度上补偿了已产生的压缩塑性应变,使得焊接变形减小。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519-69814889

传 真:0519-69814820

手 机:18068769693

邮 箱:ky86655386@163.com

地 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长虹路88号B16幢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