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酒一样,豆瓣酱也讲究年份。若需要浓郁的酱香,就用至少一年的豆瓣酱;若追求色泽鲜亮,半年以内的红油豆瓣酱更合适。
发酵时间越久,豆瓣色泽越加红褐。“我们公司在制曲环节使用的配方从未对外公开,就像可口可乐配方对外保密一样。” 张骏说(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在成都,郫县豆瓣酱,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成团之夜”——“辣博会”,专为豆瓣酱选原料(辣椒)。
推动优秀辣椒品种“飞地种植”,甚至将辣椒“飞地种植”建到了远在50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未来,将用3到5年时间,联合共建10万亩飞地种植基地。实现产业带动的多赢、双赢。
第三届“辣博会”上,郫都区又分别与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五地签订了示范种植合作协议。
除了“成团”,“川菜之魂”还到处碰撞火花。与冰淇淋、月饼创新融合,跻身甜品赛道,与宽窄巷子跨界联名,与土耳其菜混搭,架起一座座味觉桥梁。
现在,它已经不是独属于川渝人的调味料了,去年郫县豆瓣销量最高的省份竟然不是四川。
郫县豆瓣,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品牌价值已超660亿元,蝉联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第一。
在旧金山、洛杉矶、莫斯科、维也纳、东京还设立了5个“川菜海外推广中心”和“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海外推广中心”。如今,郫县豆瓣的产品已远销北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前不久的糖酒会上,就出现了“川陴豆瓣”、“丹丹豆瓣”等本土品牌的身影,带来“零添加”红油郫县豆瓣系列、香辣红油等新产品,通过国际展会持续擦亮“品牌名片”。
随着《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等政策的出台,近年来,多家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加速了郫县豆瓣的飘香之路。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全球最大的智能化阳光晒场,700多根发酵条池整齐排列,机器自动翻搅,实时自动监控发酵晒场的温度、湿度、含氧量。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车间内,码垛机器人有序码放,高效生产,一气呵成,智能工厂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眼下,企业二期工程也在建设中。
还催生出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复合调味品和休闲食品两大产业主导的中国川菜产业城。
目前,已汇聚了新华西乳业、丹丹豆瓣、有友等一批龙头及外资企业,着力打造全球绿色食品产业高地。
近日,“绿色食品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在此揭牌,助力企业精准对接欧盟、东盟等国际市场的准入标准,让郫县豆瓣、川菜调味品等特色产品站稳国内市场、走向世界餐桌。
2024年,中国川菜产业城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9.92%。